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自律维权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关于保护好个人金融信息安全的风险提示
创建时间:2022-08-10 10:43

【风险提示】关于保护好个人金融信息安全的风险提示

近来,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推出“代理投诉”“修复征信”“解决债务”“代办大额信用卡”等所谓代办服务,诱骗消费者委托其代办金融业务,并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信息、通讯信息、家庭住址、金融账户等敏感信息。
个人金融信息与个人的资产、信用状况高度相关,一旦泄露可能对个人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掌握的个人金融信息实施精准诈骗、擅自刷卡转账,有的甚至恶意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办理小额贷款、申请信用卡等。江苏银保监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范非法代办业务给个人信息安全埋下隐患。
一是拒绝非法代理维权、代办业务行为。消费者应珍惜个人信息,警惕参与非法代理维权、委托代办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不轻信虚假承诺,不随意委托他人签订协议、授权他人办理金融业务,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或享受服务过程中发生纠纷的,可以直接向金融机构投诉,主张民事权益。若消费者未能与金融机构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可以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通过投诉、调解仍不能解决的,可以根据合同约定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是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消费者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注意查验相关机构是否具备经营资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侵害。对不明的电话、链接、邮件推销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在可疑网站提供个人重要信息。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不随意签字授权,不轻信非法网络借贷虚假宣传,不要轻信在银行营业网点以外遇到的所谓“贷款推广人员”或“银行贷款工作人员”。
三是提高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消费者在提供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务必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以防被挪作他用;在丢弃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金融业务单据前,务必要先完全撕碎或用碎纸机销毁。切勿将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切勿随意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号、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个人金融信息。在任何情况下,银行机构工作人员、警方都不会要求消费者告知银行账户、卡号、密码、验证码或向来历不明账户转账。一旦发现侵害自身合法权益行为,要及时通过正规渠道报警,确保个人账户和资金安全。


来源:江苏银保监局

编辑:夏青  熹微  银杏  审核:北辰

声明:

本公众号转载文章来自网络,文章内容仅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我们已注明出处,其版权和文责属原作者所有。感谢作者的辛苦付出,如果出处有误或不希望转载,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广大市民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本会公众号,获取最新的监管资讯、行业动态、保险知识、会员招聘等信息。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跃龙南路28号南6楼

保险合同纠纷投诉处理热线:4000513978

保险欺诈举报邮箱:ntbxfqzgzz@163.com

扫码 │ 关注我们 

南通市保险行业协会

地址:

崇川区跃龙南路28号南6楼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栏目导航